榆中縣科技局圍繞中心工作 持續深化“科技+營商環境建設”
原標題:精準服務為科技惠民注入新動能
榆中縣科技局圍繞中心工作 持續深化“科技+營商環境建設”

榆中縣科技局調研甘肅大有農業有限公司項目實施情況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是引領經濟發展和技術創新的重要力量。榆中縣科技局牢固樹立科技系統服務大局、經濟、產業和企業的工作導向,圍繞科技中心工作,持續深化“科技+營商環境建設”。通過主動走訪、上門服務、現場解決問題等活動,推動作風建設和營商環境持續向好,為實施強科技行動提供了堅強的科技支撐。
主動上門服務
精心培育科創企業
縣科技局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將科技創新擺在推動縣域經濟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為出發點,持續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力度,對新申報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省級創新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實施“靶向扶持”,2024年以來,縣科技局深入鵬云數投、金陽高科、金土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等科技型企業,現場指導,詳細講解科技型企業的認定條件、申報程序等,提供按需“點菜”、部門“送菜”上門,提升科技企業認定服務質量和效率,激勵企業積極開展科技創新。
2024年,榆中縣共有高新技術企業23家、省級創新型企業13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7家。通過組織新申報高新技術企業4家,新認定5家省級創新型企業,累計達到18家,提前完成年度計劃任務。此外,還組織了2家企業申報市級眾創空間,奠定了實施強科技行動和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的基礎。
解讀宣傳政策
幫助企業組織申報項目
縣科技局由被動等待企業申報項目轉變為主動上門幫助企業組織項目。針對企業申報省、市、縣科技項目填報不規范,高新企業認定支持政策、認定條件、申報程序不熟悉等問題,通過召開政策解讀培訓會,邀請專家圍繞省、市科技計劃項目支持重點、申報流程、申報要求和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相關政策,就如何高質量做好項目申報、創新型企業認定等向35家科技型企業負責人進行詳細解讀,現場解答與會人員的提問,并開展點對點和“一企一策”滴灌式精準服務,解決相關問題,切實提高項目申報的成功率。
2024年,縣科技局開展了“科技活動周”“科普宣傳日”“創新政策專題培訓”“優化營造企業創新措施進百企行動”等活動,使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省創科技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流程、惠企政策知曉率達到80%以上。2024年,共上報省、市科技項目26項,爭取省科技廳重大專項3個,征集縣列科技計劃項目74項,并通過實地考察調研,初步計劃列項30項以上,將于7月上旬組織實施。
發揮科技優勢
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2024年,縣科技局利用縣域科技資源和人才優勢,多次走訪駐榆高校,促成縣政府與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在農業可持續發展,以及鄉村振興等領域進行廣泛、深度的合作,形成初步合作協議;完成與蘭大科技園有限責任公司在產學研等方面的合作框架協議修訂工作;全面實施河南萬邦國際集團植物質白硒生產及千畝富硒百合基地建設項目,加大對榆中縣百合生產企業的支持力度,深度挖掘榆中百合的保健功效,研發功能性食品和保健類食品,更好地發揮榆中百合食藥同源的優點和特性,目前已促成該公司與榆中祥睿百合產銷專業合作社合作,并推進200畝百合富硒工作;積極組織轄區內企業與高校對接,目前已初步確定12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形成了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大學和科研院所為依托、技術轉移服務為紐帶,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轉移途徑。2024年已完成技術合同成交額15992萬元。
此外,通過積極引導和協調爭取,縣科技局充分發揮科技在鄉村振興和產業發展中的技術引領、人才支撐作用,選派50名科技特派員和農技專家,有針對性地深入全縣各鄉鎮田間地頭幫助廣大群眾開展種植技術、田間管理、優質苗木培育等工作。特別是在新品種培育方面,縣科技局積極為企業解決項目資金,開展百合脫毒種球繁育、工廠化當歸育苗試驗與技術指導宣傳培訓,支持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進行百合優質品種“中百一號”繁育和示范推廣,有效解決了百合品種退化、產品質量不高、農民種植效益低下、南山地區當歸種植過程中抽薹、品種退化、種株死亡率高等問題,帶動50戶農戶發展種植百合新品種,提升百合品質,提高群眾收入,并為20戶當地老百姓提供當歸優質種苗。
通過精準服務和科技支撐,縣科技局為科技惠民注入了新動能,推動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未來,榆中縣科技局將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密切聯系企業與科研機構,為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為全縣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記者 華靜 通訊員 代貴才 文/圖)
- 2024-06-24皋蘭什川特色農產品走俏云端市場
- 2024-06-22甘肅省發布農業氣象預警信息
- 2024-06-22今年甘肅將建14個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
- 2024-06-15【甘快看】丘陵山區麥浪翻滾






